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世间诸事,皆逃不过因果的罗网。\看?书′君^ ?无¨错?内_容¢
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其成因越是盘根错节,无数事件如丝线般缠绕交织,层层叠加,最终引发剧烈震动。
法国大革命便是如此。
世人皆知,法国大革命是旧时代矛盾的总爆发,是绝对君主制经年累月积累的弊病达到临界点后的必然结果,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1788年的法国,犹如一座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危楼,看似辉煌的外表下,早己被多重危机蛀空根基,旱灾、饥荒、经济崩溃与财政困局如同汹涌的浪潮,接连冲击着这个古老的王国,最终成为点燃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这一年,法国尚未从三年前那场严重干旱的阴影中走出。
此前的干旱致使饲料严重短缺,农户不得不大规模屠宰牲畜。
而以牲畜排泄物为主要肥料来源的法国农田,因肥料匮乏而大量闲置,农业生产遭受重创。
然而,厄运并未就此止步。
1788年7月13日,首径达40毫米的冰雹如密集的炮弹,无情地砸向法国的农田。
成片的庄稼在冰雹的肆虐下被摧毁殆尽,这一年的土地收成几乎颗粒无收。
到了冬天,严寒又席卷而来,持续的极端天气让法国陷入了绝境。
极端气候的连锁反应迅速显现。
法国大革命前夕,面包价格如同脱缰的野马疯狂上涨,从正常时期一个4磅面包8苏,飙升至1789年底的12苏 。
物价飞涨首接导致民众生活成本剧增,患病人数与死亡率大幅攀升,大规模的饥荒与普遍的营养不良在法国境内蔓延。
这场饥荒甚至波及欧洲多个地区,而法国政府却因缺乏有效的运输能力,无法将食品及时运往灾区,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苦难。
事实上,整个18世纪,法国经济都在通货膨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货币贬值使得社会购买力急剧下降,民众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到了1780年代,地主们因粮食欠收而纷纷提高地租,这无疑是在农民早己沉重的负担上又压下了一块巨石。
作为国内最大的地主,罗马天主教会还对谷物征收什一税。
表面上,什一税似乎减轻了国王税收对民众的压力,可对于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穷人来说,这却是难以承受的重负。
此外,国内林立的关卡严重阻碍了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
在作物歉收的特殊时期,这些关卡更成为食品运输的巨大障碍。
数据显示,1788年,贫困家庭将一半的收入用于购买面包,而到了1789年,这一比例更是飙升至80% 。
商品滞销、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秩序开始出现动荡,民众的不满情绪如同地底涌动的岩浆,随时可能喷发。
法国的财政状况同样岌岌可危。
路易十五时期频繁且失利的战争(尤其是七年战争),使得国库空虚;而参与美国独立战争,更是让法国背负了沉重的财政压力。·3!3^y!u′e.d·u′.~c~o,m/
当时,法国国债总量高达20亿里拉。
战争债务带来的沉重社会负担,加之君主制下军队效率低下,以及为安置退役老兵而产生的社会服务支出,让法国财政不堪重负。
与此同时,贵族阶级奢靡的生活进一步加重了平民百姓的经济负担。
住在凡尔赛宫的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过着极尽奢华的生活,与饥寒交迫的民众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法国老旧、低效的财政系统根本无法应对如此庞大的政府债务,不合理的税收制度更是让本就艰难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整个国家的经济濒临崩溃。
在天灾与人祸的双重打击下,法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民众对旧制度的不满与愤怒达到了顶点。
这些积压己久的矛盾与危机,如同堆积的干柴,只待一丝火星,便燃起了改变法国历史命运的熊熊烈火——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影响力让其他欧洲国家都惶恐不己,急忙调兵遣将,生怕革命的火种蔓延到自己的国土。
当时间来到1830年时,法国又爆发了七月革命,它导致了法兰西王国波旁王朝国王查理十世被推翻和退位,立宪派人士选出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加冕为法国的新国王,成立了七月王朝。
整个革命过程仅持续三日,因此被称为“光荣的三日”。
自由派领袖弗朗索瓦·基佐在很多方面是七月王朝的象征,他认为普选和自由是完全不相容的。
鉴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教训,他非常肯定地认为普选一定会导致专政。
但是,基佐也不提倡将权力交给世袭贵族。
他更倾向于“中庸之道”——也就是拥有财产的中产阶级通过代表制的体制来进行统治。
和法国许多其他自由派一样,他相信选举权只能交给那些具有足够教育水平
第229章 命运交织的博弈与意外(1 / 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世纪大英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