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山梁前往延平地区,
因为这4个人知道,想通过老常的检查站进入延平地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就决定走小路,
而且还找了当地的老百姓当向导。他们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不多时,向导就站在了一道山梁之上,这4个年轻人都站在他的身后。
不用怀疑,这4个人看起来都是文质彬彬的,两个男人,两个女人,他们都只有20多岁,看样子他们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
那个时代读过小学的人也是很少的一部分,何况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那是更少的,像这样的人能够有觉悟参加到红军队伍里面来,
红军队伍的领导是非常高兴的。
但是他们从西汉城出发,跟着向导一路跋涉到延平地区,己经走了十几天了。
幸亏他们戴着帽子,否则他们都会被晒黑了,至于他们的衣服上也有了很多灰尘。
但是他们的目光却很坚定,己经没有了读书时目光里的那种浮躁。
他们之所以要投奔红军部队,就是因为红军部队,是一支进步救国救民的部队。他们觉得,只有跟着红军才能实现他们救国的理想。
而且他们这4个人前往延平地区也是从地下党手里拿着通行证,否则他们盲目的过来,也是会被红军设置的检查人员劝退的。
他们感到有些累了,就在山梁上坐下来了,然后看着眼前莽苍苍的大地感到非常震撼。
老乡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一把枣子,然后分给了每个人,每个人都抓了两三个枣子,然后就吃了起来,枣子是干枣,还有些甜。
霍天成只吃了一个枣子,就把手里面剩下的两个枣子给了夏长乐,
因为他知道夏长乐的身体有些虚,多吃几个枣子也许能够恢复得更快。
但是夏长乐不肯要,她从口袋里面拿出来一块绿豆糕,
“这是我从西汉城出发的时候买的,带了10块,现在还有一块,我有绿豆糕吃,你就吃你的枣子吧。”
夏长乐把手里的三个枣子吃完之后,又把绿豆糕吃了。
霍天成很认真的对夏长乐说:
“虽然你爹很有钱,我爹只是一个小地主,我爹比不上你,但是你也不要瞧不起我,我们都是为了共同的抗日目的,来到这个地方来了。
在这个地方需要互相帮助,不要互相防备。你身体这样虚弱,为何不收下我的枣子呢?你多吃两个枣子也会多有一点力气。”
这两个人都是天津地区的人,其中霍天成他是在一家职业专科学校读书,学习的是机械修理与操作,今年22岁。
而夏长乐,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学习的是发电机的原理方面的知识,也会操作,她今年才只有21岁。
虽然他们两个人的学校不在一起,但是他们曾经在北方组织的学生会的活动中,见过面。
盛选怀却在旁边看着这一幕,感到有些好笑,他觉得霍天成对夏长乐有点意思,但是又没有表露出来,他笑道:
“伙计,你们就不要客气了。我信了你的邪。谁肚子饿谁就多吃一点,谁不饿就少吃一点,
反正以后我们都会在一起工作的,就不要把对方当外人咧。”
从他的话就知道了,他是武汉人,他学的是武器生产与设计方面的专业,他己经有二十五岁了。
盛选怀虽然个子有点矮,还有点胖,但是他确实对国家有着强烈的感情,每次日寇在北方制造一些骚乱,他都参加了学生组织的活动。
他在武汉多年,也知道老常极其昏庸,只会控制学生,控制老百姓,对日本人是没有丝毫的办法的。
所以他觉得老常的政府烂透了,所以才决定投奔红军,为红军出一点力。
特别是红军的地下党在全国的各个大学都建立了外围组织,吸引那些进步学生参与进去,然后提高他们的觉悟。
就在不久前,盛选怀他通过某个秘密的渠道得知红军轻而易举的拿下了黑马城,而且还有了大量的武器,
并且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发展了经济,老百姓生活得非常好,
所以他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就毅然决然的来到西汉城的交通站,想要拿到通行证前往陕北地区。
刚好他去的那一天,霍天成和夏长乐也要去,于是组织上就安排了他们一起前往陕北地区。
就在他们前脚刚离开的时候,有一个女学生刘一裳来了,她虽然只是高中毕业,但是也想参加红军,他们三个人问了她的年龄,她说有19岁。
于是,他们三个人,就带着这个女学生一起上路了。
第119章 如果这些生产线,用到了沙漠小国家(2 / 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往返穿越:我给陕北红军送物资》更新?安装看书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