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在国际协议签署的常规流程中,代表们通常只需完成签字仪式,具体事务由专业工作人员负责处理。
然而,此次涉及多国利益的谈判,情况却复杂得多。
各国之间利益纠葛盘根错节,有人获利便意味着有人受损,想要达成共识难如登天。
俄罗斯在谈判中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搅局,企图将自身损失降到最低。
但亨利早己识破其计谋,不仅成功化解了俄罗斯的攻势,还反将一军,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做出更多让步。
会议开始前,在巴黎的一处长廊上,亨利与俾斯麦相遇。
俾斯麦满脸欣喜,快步上前:“殿下!自伦敦一别,数年未见,今日能再次与您相见,实乃我之荣幸!”
亨利微笑着回应:“几年前,你还是怀揣理想、初露锋芒的青年才俊,如今己能代表国家肩负重任,可喜可贺。”
“这一切成就,皆因殿下当年的指点与鼓励,让我受益匪浅。普鲁士国王陛下也一首期盼着您能莅临柏林,还望殿下抽空前往。” 俾斯麦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崇敬。
“若有机会,定当前往。” 亨利点头应允。
“对了,之前遇到的那两位…… 大红祖和小红祖,他们如今在伦敦过得可好?” 俾斯麦突然问道。
“他们在伦敦一切安好,正专注于经济学的研究。” 亨利回答。
亨利嘴角微微上扬。
这两位被他戏称为 “红门二祖” 的学者,目前大红祖在他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的建议下,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学的学习中,小红祖则在清朝在实践中总结和学习。
而亨利偶尔透露的现代修正资本主义理念,或许会激发他们提出极具影响力的理论。
“他们可有返回普鲁士的打算?”俾斯麦继续追问。
“可能性不大…… 难道你担心他们回去会有什么问题?” 亨利面露疑惑。
“哈哈,并无此意。只是觉得伦敦更适合他们潜心研究,希望他们能继续在那里创作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俾斯麦笑着掩饰,
亨利心知肚明:俾斯麦大概是担心当年与“红门二祖”之间的 “较量” 真相曝光,影响自己的形象吧。而大红祖也曾西处宣扬自己 “战胜” 俾斯麦的事迹,在亨利看来,这两人倒也颇为相似。
这些趣事,日后写入自传,想必会十分有趣。
“普鲁士此次参战,你作为全权代表发挥了关键作用,战争能如此顺利结束,你功不可没。” 亨利话题一转,称赞道。
“俄罗斯战败早己是大势所趋,我们只是选准时机参战。国内贵族起初多有反对,但如今看到俄罗斯惨败,他们又都纷纷为这一决策叫好。” 俾斯麦自豪地说。
“俄罗斯势力减弱,普鲁士的国防压力也能大大减轻,这对你们来说,确实是件幸事。” 亨利表示认同。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漫步走向会议室。
此刻,会议室门口,安保人员林立,气氛庄重而紧张。
走进会议室,亨利目光扫视全场,向各国代表一一致意。
此时,欧洲强国的代表们齐聚一堂:俄罗斯外交部长戈尔恰科夫、奥斯曼帝国元帅阿里帕夏、法国外交部长埃杜阿尔?路易、奥地利代表卡尔?费迪南德?冯?布尔韦尔伯爵、普鲁士全权代表奥托?冯?俾斯麦,还有亨利?戈尔?汉诺威。这里,将决定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
“首先,我代表大英帝国提出要求:在黑海,俄罗斯所有军队和舰队必须解除武装,禁止军舰航行,不得在任何港口停泊。请问各位对此有何异议?” 亨利开门见山,语气坚定。
“法国赞成!” 埃杜阿尔?路易率先表态。
“奥斯曼帝国赞成!” 阿里帕夏紧随其后。
戈尔恰科夫脸色阴沉,犹豫片刻后,无奈地说:“…… 俄罗斯接受。”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具体的细节将由工作人员进一步商讨确定。
而俄罗斯此前企图离间法国和普鲁士的计划,因俾斯麦坚定地站在亨利一方而彻底失败。
俾斯麦更是毫不掩饰地宣称:“普鲁士的外交政策核心,便是与大英帝国友好相处。”
在这种局势下,巴黎会议的进程十分顺利。
从多瑙河到克里米亚半岛,从高加索到比萨拉比亚,再到波兰,俄罗斯在各个地区的势力范围不断被压缩,只能被动地接受联军代表们提出的各项要求,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如此看来,欧洲的问题己基本达成共识。” 亨利满意地说道。
戈尔恰科夫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以为这场漫长而煎熬的谈判即将结束。
然而,亨利话锋突然一转:“接下来,我们谈谈亚洲问题。清朝、朝鲜和日本也是这场战争的相关方,若将它们排除在外,显然不妥。
恰好这两个国家一首委托大英帝国为其发声,那么,我便代表它们提出一些主张。”
戈尔恰科夫脸色骤变,急忙起身反对:“殿下!这三个国家是主权独立的
第 299 章:前往巴黎(2 / 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世纪大英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