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加拿大的宏图与谋划  大灰狼56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 奔赴希望之地

“迈向充满机遇的土地!”

“摆脱只吃土豆和牛奶的生活!”

“在新的地方开启新的人生!”

随着移民政策全面铺开,这些极具吸引力的宣传语如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宣传资料在爱尔兰各地飘散。

刹那间,大量爱尔兰人的心被悄然拨动,纷纷响应这股移民热潮。

在他们大多数人的心底,有一个朴实而坚定的想法:绝不能让子孙后代继续深陷在只以土豆和牛奶果腹的窘迫生活之中。

“我这一辈子怎样都行,可不能苦了孩子们,不能让他们重蹈我的覆辙啊。”一位头发斑白的爱尔兰父亲,粗糙的大手摩挲着孩子的头顶,目光中满是忧虑与期许。

“如今能有土豆吃都算不错了,照这形势,往后几年说不定连芜菁都得拿来当主食。”街边,几个男人聚在一起,满脸愁容地谈论着,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的绝望。

“我咬咬牙还能将就,可怎么忍心让自家孩子一辈子就吃这些东西……”一位母亲轻轻搂着年幼的孩子,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去加拿大吧!那儿再差,也强过这里。”人群中,有人大声喊出了心中的渴望,如同在黑暗中燃起了一盏明灯。

“我收到先去的人寄来的信,说那边虽说不算富裕,可满是希望!”一个年轻人挥舞着手中的信件,兴奋地向周围人分享着这个好消息。

“与其世世代代被困在这土豆堆里,不如去新地方重新打拼,说不定能闯出一片天!”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信念感染,心中的勇气和决心愈发坚定。

消息一经传开,打算离开爱尔兰、奔赴加拿大的人数远超预期。

然而,要决然离开深爱的故乡,漂洋过海前往遥远的加拿大,这并非一个轻易能做出的决定。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囊中羞涩,更因为对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每个人都有着深深的眷恋。

如果坚信总有一天,爱尔兰的状况会迎来转机,人们自然更愿意守在故乡,陪伴着亲人和熟悉的一切。

可是,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谁也无法预测爱尔兰的困境究竟还要持续多久才能得到改善。

爱尔兰人口众多,拥挤不堪,大家心里都明白,要让所有爱尔兰人都过上和英格兰人一样富足安稳的生活,至少还得熬上几十年,甚至更久。

既然如此,与其在无尽的等待中消磨时光,倒不如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在新的土地上放手一搏,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不是吗?

当然,谁也无法打包票,在加拿大的生活就一定能比在爱尔兰时优越。

但即便如此,那里的生活也不会比现在糟糕太多,而且说不定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此外,对亨利·戈尔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左右了人们的抉择。

在如今爱尔兰人的眼中,亨利宛如神祇一般的存在。

他凭借自身卓越的能力,成功登上了大英帝国的内阁高位,手握重权。

不仅大英帝国的首相十分倚重他,就连女王也对他的建议言听计从,许多政策更是在他的主导下得以推行。

社会上甚至还流传着维多利亚女王对亨利芳心暗许的传闻,尽管这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亨利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不管怎样,亨利在大英帝国确实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此次移民政策,自始至终都是在他的精心策划与推动下展开的。

正因如此,爱尔兰人坚信,亨利绝不会将他们引入歧途,一定是真心为他们的未来考虑。

大多数踏上前往加拿大船只的爱尔兰人,心中都怀揣着这样的信念。

达利一家也不例外,他们满怀憧憬与忐忑,踏上了这趟充满未知的旅程。

“亲爱的,咱们马上就要到加拿大了,你身体吃得消吗?”达利先生温柔地看着略显疲惫的妻子,眼中满是关切。

“身子倒还行,就是心里沉甸甸的。虽说一首劝自己别担心,可这心里头啊,还是忍不住犯嘀咕……”达利太太微微皱眉,轻轻叹了口气。

“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你别忧虑,你瞧,比咱们早移民过去的韦兰家不是来信了嘛,说那边虽说日子不算大富大贵,可比起一辈子窝在老家当佃农,满是奔头呢。”达利先生试图安慰妻子,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话是这么说,那你到了那边打算干啥,还种地吗?”达利太太看着丈夫,眼中满是疑惑。

“不,我琢磨了一下,光种地的话,和在爱尔兰的时候没啥两样。听说现在加拿大到处都在建工厂,正缺工人呢,我打算去那儿谋份差事,顺便学门手艺。”达利先生目光坚定,显然己经深思熟虑。

“工厂的活儿又累又苦,工资还低,你能扛得住吗?”达利太太有些担忧地问道。

在英国,工厂工人恶劣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

然而,对达利先生来说,吃苦受累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我辛苦点没啥,先

第113章 加拿大的宏图与谋划(1 / 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世纪大英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