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族们共度美好时光,在都柏林和贝尔法斯特举办舞会,发表演讲,说些漂亮话,然后再乘船返回。
真搞不懂这个时代的贵族阶层,怎么这么缺乏现实感呢?
难道他们真以为举办完这些活动就离开,人民们会因为英国王室的高贵而感动落泪吗?
总之,亨利全面接管之后,理所当然地把这些不合理的活动都取消了,指示要安排与当地民众交流的环节。
好在从一开始亨利就积极参与会议,不然的话,说不定到了爱尔兰,维多利亚只能跳跳舞就回去了。
不过现在想想,很多政治家缺乏现实感,这对亨利来说反而并非坏事。
毕竟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他们越不行,就越能凸显出亨利的出色。
“首席秘书先生,也辛苦你一首操劳了。那我和一同前来的随行人员再检查一遍明天的行程,就先进去了。奥康奈尔先生,我们走吧。”
“啊,好的。”
“我们得最后再审核一下明天的演讲稿。这可是很重要的场合。”
“没错。不好意思。我刚才走神了,没听到你们俩的对话。”
毕竟是大英帝国的女王,为了爱尔兰踏上了这片土地。
对于为爱尔兰奉献了一生的奥康奈尔来说,情绪激动也是人之常情。
他久久地望着维多利亚的马车离去的方向,随后兴奋地连连点头,跟着亨利迈开了脚步。
>>>
“我们代表村子向你问好!非常感谢你为了我们远道而来,女王陛下!”
“我们代表教会感谢你。上帝也会为女王陛下的仁慈感到无比欣慰。”
宽敞的庭院里挤满了人,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轮流表达感谢,频频鞠躬。
在这次爱尔兰之行中,亨利特别关注的一点是,这里的消息要能毫无偏差地传遍爱尔兰的各个角落。
要让爱尔兰全境都知道女王来访时具体发表了什么演讲,以及下达了哪些指示,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召集消息灵通人士。
当时的爱尔兰,邮政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行政系统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所以,大部分地区仍然通过口口相传或者政府书面通知来传递信息。
在基础设施如此落后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受到教会和神职人员很大的影响。
爱尔兰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因此在对待天主教主教时也需要格外小心。
厄尔文伯爵提议,因为国教是圣公会,所以不要邀请天主教主教,但亨利否决了他的提议,把所有天主教主教都召集了过来。
反正维多利亚在英国的形象很好,只要宣传说为了拯救爱尔兰人民的生命,女王陛下给予了这样的宽容,就足够了。
原本以为会被排斥的爱尔兰天主教相关人士,对这个决定由衷地感动,他们毫不吝啬地对为了爱尔兰用心良苦的女王以及说服女王的亨利,表达了赞美。
仔细想想,厄尔文伯爵该不会是个“反向风向标”吧?
凡是他提议的,反着来效果似乎都不错。
此后,政府相关人员和爱尔兰代表们纷纷向维多利亚献上了真诚的赞美之词。
亨利判断该稍微让气氛冷静一下了,于是站到女王身旁,开口说道:
“大家好。能在爱尔兰,而不是伦敦与大家相聚,我由衷地感到高兴。首先,我们要感谢为了爱尔兰欣然远道而来的,我们尊贵的维多利亚女王陛下。”
“女王陛下万岁!”
“愿上帝保佑女王陛下!”
“阿伦伯爵!”
只是说了些例行的话,现场气氛就瞬间热烈起来。
难怪说政治家一旦尝过拉选票的甜头,就会失去理智。
“然而,遗憾的是,我来到这里并非只为给大家带来好消息。想必当地己经有一些传闻了。据说,准确的消息和不准确的消息混在一起,还衍生出了各种奇谈怪论。我不忍心看到爱尔兰遭受这样的痛苦,便诚恳地向女王陛下请求,仁慈的陛下答应了我的请求,与我一同来到了爱尔兰。”
“谢谢你!谢谢你,女王陛下!”
“爱尔兰的希望!”
“首先,我来解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除了我所说的,其他一切都不是事实。在场的各位请准确记录,然后回到各自的地方,传达给其他人。首先,土豆晚疫病会蔓延,土豆种植业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这是真的。”
“……啊!”
刚才还热烈欢快的气氛,瞬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
听到亨利这话,听众们的情绪瞬间凝固了。
第97章 爱尔兰的希望之光:女王到访与真相披露(2 / 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世纪大英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