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842年7月15日,英国军舰如同一群狰狞的巨兽,浩浩荡荡地抵达镇江江面。一时间,江面上战舰林立,旗帜飘扬,英军的到来给这片宁静的水域带来了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至20日,英全军顺利抵达,完成了战斗前的集结。
在英军的指挥舰上,乔治·义律身着笔挺的军装,腰间佩着寒光闪闪的军刀,他身姿挺拔地站在甲板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望着镇江城的方向。
镇江城在朦胧的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座等待被征服的堡垒。
乔治·义律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侵略者的傲慢与自信,他对手下说道:“镇江,这座重要的城市,凭借我们强大的武力,很快就会落入我们手中。通知各部队,做好进攻准备!我们要让清朝人知道,大英帝国的军队是不可阻挡的。”
他的声音坚定而冷酷,在江面上回荡,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残酷战斗。
与此同时,清军也在紧张行动。
参赞大臣齐慎、两江总督牛鉴从各省紧急率兵驰援镇江。
在清军的临时营帐中,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齐慎一脸严肃,眉头紧锁,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对牛鉴说:“牛大人,此次我们率部驰援镇江,肩负着保卫这座城市、捍卫国家尊严的重任,务必要守住这座城啊。镇江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牛鉴却有些忧心忡忡,脸上写满了忧虑与无奈,回道:“唉,齐大人,英夷武器精良,枪炮威力巨大,他们的战舰坚不可摧,我们的装备与之相比,差距悬殊,胜算实在不大啊。但无论如何,我们身为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也得尽力一战,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能退缩。”牛鉴的话语中虽带着悲观,但也有一丝拼死一搏的勇气。
镇江城内外驻军约7,000人,他们肩负着保卫这座城市的使命,严阵以待。
而当英军于7月15日初到镇江江面时,时任京口副都统海龄却做出了极端的举动。他站在城楼上,神色冷峻,眼神中透着疯狂,对着手下的士兵大声下令:“紧闭城门,不许任何人进出!若有可疑之人,一律以汉奸论处,格杀勿论!”他的声音尖锐而严厉,仿佛要将心中的恐惧和不安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发泄出来。
士兵们领命而去,一时间,镇江城内秩序大乱。
市集停运,商铺纷纷关门,百姓们无法外出购买食物,生活陷入了困境。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在街上,他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饥饿与无助,想要找点吃的。然而,却被一群清军士兵拦住。
士兵头目满脸凶相,恶狠狠地说:“老家伙,你鬼鬼祟祟的,形迹可疑,是不是汉奸?”他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长枪对准老者。
老者吓得浑身发抖,双腿发软,几乎要瘫倒在地,连忙解释:“军爷,我只是想找点吃的,我一家老小都饿了好几天了,我不是汉奸啊。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怎么会是汉奸呢?”老者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哀求。
然而,士兵们根本不听他的解释,在海龄的极端命令下,他们己经丧失了理智。为首的士兵头目一挥手,举刀便将老者砍倒在地。老者惨叫一声,倒在血泊中,他那瘦弱的身体在地上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海龄纵兵枪杀街巷的行人,以“汉奸”罪名在城内大肆捕杀百姓,如是者六天。一时间,镇江城内人心惶惶,民怨沸腾。百姓们对海龄的暴行敢怒而不敢言,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恐惧。
“这海龄简首是个禽兽不如,我们这些无辜百姓,何罪之有?他这样滥杀无辜,我们怎能不反抗?我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响应朝廷的号召,驻守在这里,却要遭受这样的苦难,天理何在?”百姓们私下里纷纷议论,对海龄的行为极为愤慨。
尽管海龄是在后来的镇江之战中投火自杀,但由于他的暴戾举止,民间盛传他被愤民暗杀。这也反映出百姓对他的痛恨己经达到了极点。
1842年7月21日,英军终于发动了进攻。他们出动陆军6,905人与数百名海军向镇江发起进攻。英军登岸后,迅速向城下逼近,他们训练有素,动作敏捷,冒着清军的炮火爬梯登城。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震耳欲聋,喊杀声此起彼伏。
一名英军士兵一边爬梯一边大喊:“冲啊,拿下这座城,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和荣耀!城里有无数的珍宝等着我们,大家加油!”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贪婪与疯狂,激励着其他英军士兵奋勇向前。
然而,他们遭到了守城的八旗兵顽强抵抗。
八旗兵将领挥舞着战刀,刀光闪烁,喊道:“弟兄们,保卫家园的时候到了,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亲人都在这里。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跟这些洋鬼子拼了!为了我们的妻儿老小,为了我们的祖宗社稷,绝不后退一步!”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战场,激励着八旗兵们的士气。
英军用炸药轰开城门,随着一声巨响,城门被炸得粉碎,砖石飞溅。英军从城北、城西、城南三方向突入城内。守城的八旗兵并未溃
第82章 长江战役(2)(1 / 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世纪大英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