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章 长江战役(1)  大灰狼56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喊杀声、炮声交织在一起,士兵们慌作一团,根本无法有效地执行命令,指挥陷入了极度混乱的状态。

尽管清军在战斗中陷入了困境,但英军在此战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共9人死亡、55人受伤。在天尊庙战斗中,清军奋勇抵抗,击毙了英国陆军中校汤林森。

“将军,汤林森中校战死了,我们的伤亡也不小!”副官焦急地跑到乔治·义律面前,神色慌张地报告。

乔治·义律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咬牙切齿道:“继续进攻,给我狠狠打击清军!让他们知道,阻挡大英帝国军队的下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决心要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

虽然大部分清军在战斗中因慌乱而逃跑,但驻防乍浦的八旗官兵却拼死作战,他们的顽强抵抗令英军大为震惊。

“这些八旗兵竟然如此顽强,不可小觑!”

休·高夫站在高处,看着战场上奋勇厮杀的八旗兵,不禁惊叹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敬佩。

此役,清军死伤1500余人,平民死难1500余人;副都统长喜身负重伤,在部下的掩护下,艰难地撤退至嘉兴,不久后因伤势过重,不治而亡。

英军占领乍浦后,在乍浦逗留休整十天。

耆英在乍浦被占后,心急如焚,立即向清廷奏报乍浦失陷经过。

他在书房中,满脸愁容,对着幕僚哀叹道:“如今这局势,清军实在难以抵挡英夷的进攻,他们武器先进,战术灵活,我们节节败退。依我看,舍羁縻之外无他策啊,唯有求和,才能避免更多的伤亡和损失,保住大清的半壁江山。”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绝望,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

幕僚点头赞同,轻声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当前形势危急,清军在军事上处于明显劣势。和谈虽屈辱,但或许是当下唯一的出路,能为大清争取一些喘息的机会。”

耆英随即向朝廷上奏,力陈求和主张。

不久,清廷又重新起用主张议和的伊里布,并送还乍浦之战中俘获的黑白洋兵16名,试图以此示好,表达和谈诚意,期望能与英军达成和平协议,结束这场可怕的战争。

5月28日,即英军攻占乍浦的第10天,英军全体撤离乍浦,继续北上,其下一个目标首指江苏省宝山县的吴淞(今属上海市)。

吴淞是长江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在过去两年中,吴淞的防御工事和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新任两江总督牛鉴在视察完吴淞防务后,满脸得意,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对手下说:

“你们看,咱们吴淞的防御工事如此坚固,城墙厚实,炮台林立,武器装备也不差,枪炮充足。英夷若来,定能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我己经制定好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只要按照计划行事,定能保吴淞不失,让英夷有来无回!”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仿佛胜利己经近在咫尺。

手下们纷纷奉承:“大人英明,有大人坐镇,吴淞必定万无一失!大人的谋略和指挥才能,定能带领我们战胜英夷,立下赫赫战功。”众人的阿谀奉承声在房间里回荡,牛鉴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842年6月初,英国军舰气势汹汹地抵吴淞口外,清守军约一万人严阵以待。

6月16日晨,战斗正式开始。

“开炮,给我狠狠地打!”清军指挥官下达命令,声音坚定有力,试图在气势上压倒英军。刹那间,清军阵地上的火炮纷纷开火,炮声轰鸣,硝烟弥漫,一颗颗炮弹飞向英军舰队。

然而,仅仅两小时后,两江总督牛鉴看到英军猛烈的炮火,战舰上的火炮威力巨大,炮弹呼啸着飞来,在清军阵地上掀起巨大的爆炸,炸得清军士兵血肉横飞。

牛鉴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对身边的侍卫说:

“快,备马,我要离开这里!这仗没法打了,再不走,命都没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眼神中满是慌乱。

侍卫面露犹豫,小声说道:“大人,此时离开,恐怕会影响军心……士兵们都在奋勇作战,您若离去,他们恐怕会失去斗志。”

牛鉴吼道:“少废话,再不离开,命都没了!管什么军心,保住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说罢,不顾众人的劝阻,仓皇逃走。他的坐骑扬起一片尘土,瞬间消失在战场上。

清军士兵见总督逃跑,顿时军心大乱,原本整齐的防线瞬间崩溃,“所督诸军皆尾而溃走”,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西处逃窜,整个战场陷入了一片混乱。

英军遂乘势大进,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占领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在战斗中英勇奋战,最终壮烈阵亡。

“报告将军,陈化成战死,吴淞炮台己被我们占领!”英军副官兴奋地跑到休·高夫面前,满脸喜悦地报告。

休·高夫嘴角上扬,露出一丝胜利的微笑,下令:“继续前进,攻占宝山县城!让清军知道我们大英帝国军队的厉害!”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眼神中透露出征服者的傲慢。

午后,英军不费一弹,顺利占领宝山县城。

第81章 长江战役(1)(2 / 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世纪大英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