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章 浙东之战  大灰狼56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形成了僵持局面。百姓们对此事议论纷纷,义愤填膺,当时便有谚语流传开来:“杭州娼妓最堪夸,明年养出小钦差;绍兴娼家亦有名,明年养出小兵丁;唯有宁波娼家哭不止,明年养出小鬼子。”这句谚语辛辣地讽刺了清军的无能与怯懦,也反映了百姓们对清军的失望与不满。

综上,清军三路反攻全部以失败告终,英军趁势反攻,清军大败,被迫退往绍兴、杭州。经历浙东三城在1841年10月与1842年3月两次惨败后,原本积极筹备军务、极力“主剿”的浙江巡抚刘韵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在书房中,独自一人,唉声叹气,久久不语,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之中。

最终,他终于认清了清廷与英军武力悬殊的残酷事实,遂冒着触犯圣怒的巨大风险,于1842年3月21日上了一道有名的“十可虑”奏折。

他的幕僚在一旁担忧地说:

“大人,这奏折若是递上去,皇上要是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

刘韵珂长叹一声:“如今局势危急,若再隐瞒实情,国家危矣!即便皇上怪罪,我也顾不得了。”

这道奏折道出了当时清朝主战的十大弊端,是当时少有的能着眼于现实的意见。

3月28日,己得知浙东失守的道光帝收到刘韵珂的奏折,他眉头紧锁,仔细阅读后,朱批:

“所奏不为无见,另有旨,钦此。”

晚间,广州将军耆英进京请训,获道光接见。

在养心殿内,两人屏退左右,密谈许久。

道光一脸忧虑地说:“如今这战事,实在棘手,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耆英沉思片刻后,谨慎地回道:“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需先稳定局势,再从长计议。”

道光当晚发出上谕,命令耆英赴浙署理杭州将军,并将伊里布改发浙江军营效力,又命令扬威将军奕经和浙江巡抚刘韵珂“设法羁縻”。

4月3日,获释的伊里布抵京,得到上谕赏他七品衔、命他跟随耆英赴浙差遣。

4月7日,道光帝再任命耆英为钦差大臣,此后又与他多次密谈,明令他“先剿后抚”。

1842年4月15日,钦差大臣耆英、七品衔伊里布离京南下,并于5月9日到达杭州。

按道光帝“先剿后抚”的计划,应先由奕经主持“剿”,战胜后由耆英主持“抚”。

然而耆英到浙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奕经接连向道光帝奏报一连串“捷报”,这些“捷报”让道光帝振奋不己,在朝堂上,道光帝拿着奏折,龙颜大悦:“看来奕经还是有些能耐的,这接连的胜利,实在是大快人心!”但耆英上奏时却悲观失望,令道光帝不悦。

在一次朝堂议事中,道光帝看着耆英的奏折,脸色一沉:

“耆英这奏折,满是丧气之语,如今奕经连传捷报,他却如此悲观,是何用意?”

加上耆英未有遵旨“先剿后抚”,而是每当英军稍有动作便立即“羁縻”,令道光帝甚为不满。

道光帝愤怒地对身旁的军机大臣说:“耆英如此行事,全然不顾朕的旨意,实在是不像话!”

结果,道光帝在5月25日下旨停止了耆英和伊里布的使命,浙江的大权仍归奕经。

但就在道光帝幡然改计之时,英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新一轮攻势——扬子江(即长江)战役。

第80章 浙东之战(4 / 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世纪大英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