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东方文化和思想几乎一无所知,根本无法正确理解中国的统治秩序和概念。
“基于我原本在清国的身份,我对清国的语言和文化确有一定了解。或者说,至少在上议院的议员中,我应当是最为了解的。”
“所以打算任命阿伦伯爵你为临时外交部次官。你应当清楚,近年来,对清国的贸易逆差己累积到极为严重的程度,且毫无改善迹象。加之当下外交摩擦不断,局势愈发严峻。”
也就是说,想让一位熟悉清国语言和文化的贵族去处理相关事务,看能否有所改观。
嗯,在当下这一情形下,贸易收支糟糕透顶,他们的意图亨利能够理解。
然而……如今与清国的外交关系一团乱麻,不正是因为他们贩卖鸦片吗?
这些虚伪又疯狂的家伙。
在他们眼中,亚洲不就是印度、清国,再不济就是支那?
就因为亨利是中英混血,便想让亨利为改善与“故乡”清国的关系出力?
>>>
中国一词由来己久,至于在国体意义上以“中国”的称号做为实行现代主权国家的权利,则是首至1689年9月7日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首次出现于正式条约上。译为:Emperor of a,
清朝之前,“中国”二字并未被特定朝代使用。
自清朝入主中原,取代明朝后,清政府开始以“中国”自称其统治区域。
在清顺治时期的政治文书中,“中国”的称呼开始出现,并在康熙朝中期后普遍使用。
此后,清皇室及八旗贵族普遍认同“中国”,并自称“中国人”。
在与外来国家的交往中,这种称呼也得以体现。
所以清朝无论自称还是他称,使用中国己成惯例,甚至在1909年,清朝在中国第一部成文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中明确地以法律形式自称为“中国”。
第61章 大英帝国爵位册封之议(4 / 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世纪大英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