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章 老建筑  水锦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入冬的天空灰蒙蒙的。

这回是宋巧一个来谈事,她在街道办附近的招待所住下,收拾规矩后靠着床头。

透过二楼的窗户能看见远处的海平面。

气压逐低,海面上零星几只海鸥张开翅膀,双爪点着海面,贴面飞行。

宋巧看得入迷,想着自己在海滨市生活近十年了,可从来没有静下心看过海边的风景。

过去和家人朋友在海边闲逛,嘴里都聊着是生活琐事。

一瞬间,宋巧在想要是退休了,自己有一套和东山岛一样的能看海景的房子那该有多好。

现在改革的进度加快,那她之前打算的也得加快进行。

她穿好棉大衣,围着刘悦出差回来给她带的褐色羊绒围巾,低头钻进风里。

因为风大,周边的国营餐馆阖上半边的木门,宋巧四处张望,最后进了一家生意不错的炒菜馆。

吃饭都是本地人。

她先问了粮票的兑换和价格,然后点了一盘土豆丝和葱爆羊肉。

服务员一吼,周围食客纷纷回头看她。

这女人吃得不错。

“外乡人?”有人见她面生,客气和她交谈。

宋巧笑着并未搭腔,在外面办事的时候,她不咋喜欢和陌生人说话。

很快饭菜端了上来,宋巧尝了一口羊肉,味道不错,膻味处理得很干净,而且肉不柴,油大充分锁住羊肉的嫩。

“味道不错吧,解放前这家就是百年老字号了,现在成了国营饭店,那掌勺的还是当家人。”

说起这餐馆,其他人也来了兴趣。

甚至有热情的直接端过饭菜到宋巧的桌上。

“不过我听说这冉厨子家不成了。”有人瞟了一眼忙活的服务员,低声接嘴。

“我也听说了。”

有八卦听,宋巧不自觉竖起耳朵。

公私合营后,冉家占有饭馆一半的股权。

可冉家三个儿子都是不争气的,期间在外头欠了不少账,冉厨子为了给儿子还债,把自己的股权是一让再让。

听各位食客的意思,他现在一把年纪,丢了家业成了这家饭店的打工人。

“还清利息后还是可以赎回来吧?”宋巧根据年代剧的情节胡诌。

哪晓得她还真说对了!

别人一听以为她是政府的人,不光说话客气几分,就连其中缘由也讲的明明白白。

“补上支出、利息和股息,几年下来得一两千呢。”

八卦的群众一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就这一月十几、二十几的工资,不吃不喝也挣不了这么多啊。

有人惋惜打量这间不大不小的餐馆,想起自己祖祖辈辈都在这里吃饭的光景,忍不住红了眼眶。

“可惜喽,往后这里做什么生意都是公家说了算。”

“这点还不算啥,现在冉大爷老了也干不动了,没了这间饭店往后可咋办?”

宋巧跟着众人目光观察这家餐馆。

虽然都用漆粉刷过,可是能看得出原始好木材和花纹,要是随着改革拆了再建,确实是可惜这间老建筑。

第二天,宋巧拿着清单到了街道办。

街道办事先了解东山岛妇联的建筑队,他们派人去乐县看过。

妇女们很有干劲儿,工艺质量也是中等偏上,结合每日五毛工钱,性价比不错。

“现在我们找了老师傅培训各项工艺,建筑队除了之前的砌墙、抹灰、和水泥等工序,还新增了木工,做简单的门窗框不成问题。”

说着,宋巧拿出妇女们学习的照片。

街道办看着照片很是惊讶,用拍照来记录妇女的工作,这是笔不少的开销。

也明白宋巧是有意把建筑队培训成一支工艺齐全,质量上乘的队伍,并不是随便玩玩而已。

“不过我们就三间办公室,按照一月的工期也只需要十人左右。”

接待的干事带着宋巧去了施工现场。

三间屋子已经烂得只剩下框架,施工流程和东山岛学校的宿舍大抵相同。

宋巧走近抬头看着梁架和支架。

“别看这些是老木头,结实的很。”干事担忧宋巧想换掉原有的骨架梁,那造价可就得翻一倍。

“你们这边都是这种风格吗?”宋巧指了指梁头上的花纹,昨儿在饭馆也看见了。

顺着她手指看去,干事拍着脑袋说自己糊涂,竟忘了给宋巧讲最重要的事。

“这些上面的花纹不能磨,要保持原有的状态。”

其实之前不是这样打算的,可内部有了文件,说要拨乱反正,过去一律不允许出现的文化建筑,现在要一律保存。

宋巧点点头:“这种带有民间迁移文化的建筑,我们会注意的。”

“宋主任还知道这种文化?”

“我是看图说事。”宋巧指着建筑上驮物的马儿。

“我们这片确实是外乡人,可惜有标识的老建筑都被拆得差不多,本来这三间屋子也是要推翻重建的,”

“现在

第180章 老建筑(1 / 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不想错过《七零海岛,赶海养娃样样行》更新?安装看书君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